家居企业发起节能灯回收行动(图)

2010-10-14

  节能灯,一种政府部门近几年不惜血本推广到千家万户的节能光源,却因为回收体系的缺失,内含的汞成分正成为土壤、水源可怕的污染源。短期能源的节省,换来的可能是长期的污染隐患,节能灯因而受到有识之士的诟病,如何处置废弃节能灯更成为当务之急。国庆前夕,一个由企业发起的节能灯回收站在十里河灯饰城挂牌,拉开了企业自觉回收节能灯的序幕,更多的企业与消费者一道行动起来,向汞污染宣战,节能灯的未来才会走向光明。

${显示图片4}   现状

  节能灯市场爆炸性增长

  节能灯,继白炽灯后火遍灯具领域的另一种照明灯具。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其最突出优点在于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颇佳。

  拿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电费来说,一只10瓦节能灯,在6000小时寿命期内,比具有相同效果的50瓦白炽灯少耗电240度,可节约电费120元。从环保低碳角度看,目前中国每年照明用电量高达3900亿度,如果将白炽灯全部换成节能灯,每年可节约用电600亿度,相当于节约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6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和5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在这样一组被众多行业专家、学者重复多次的数字面前,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节能灯之“好”毋庸置疑。尤其在当前全球倡议公民力所能及地践行环保、低碳之时,如果家里不换上节能灯,人们似乎总觉得“亏了点什么”, 这不由得让一些嗅觉敏锐的商家发掘了新商机,纷纷斥资投入节能灯的开发和销售。比如入行已有12年的雷士照明,2008年才正式进入节能灯领域从事生产制造,但凭借惯有的“雷士速度”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商,去年斥资10亿元在浙江建立的中国最大节能灯生产基地,预计年产量可达2.5亿只,将占到我国节能灯产能近10%的份额。

  与雷士同样看好节能灯市场的还有飞利浦、欧普、松下、阳光等老牌照明品牌。据悉,仅2008年和2009年,飞利浦共推广节能灯约1210多万只,这还不包括它免费赠送给西藏、陕西、甘肃等地区的贫困居民的数十万只节能灯。而据灯具行业资历最老的浙江阳光照明的一份年报显示,目前该公司节能灯的产能达到2.5亿只,预计2011年底有望达到4.5亿只。

  让照明企业信心倍增的是,来自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为促进节能减排,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机构共同启动了规模宏大的政府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对使用这些产品的城乡居民和大宗用户分别给予50%和30%的补贴,其中北京市民仅花1元便可换购节能灯。该工程开展两年来,已在全国累计推广节能灯2.1亿只,年可节电8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80万吨,并计划今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

  “目前全球节能灯市场的规模大约为30亿只,这其中有80%产自中国,这说明中国的节能灯市场大有发展前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表示,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已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例如欧洲已经明确到2012年将全面禁售白炽灯,目前中国也计划逐步淘汰白炽灯,由此中国的节能照明市场将迎来爆炸性增长机会。

  隐忧

  节能灯处理不当可致“汞污染”

  因为节能、环保,节能灯的全盛时代已然到来。然而,一个隐藏在白色小小节能灯背后的“秘密”却并不为许多人所知――节能灯可以降低耗能,保护环境,倘若不能及时对废旧节能灯进行有效处理的话,则可能会污染环境。

  “全国大力推广所谓的节能灯,实际上是对总理批示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巨大误解,并由此引发了生态环境中严重的汞污染问题。”今年3月,曾参与国内第一个高压氙气灯研发、对照明领域颇有研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虞昊投书南方某媒体,据称这封信半年前亦曾直达国务院,并引发高层关注。文中,他提到的汞就是节能灯可污染环境的致命武器。

 [1] [2] [下一页]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